同轴线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护套、外导体层、绝缘介质层和内导体四个部分组成。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每一部分的作用。
护套,即较外面是一层绝缘层,起保护作用。
外导体作为屏蔽层有双重作用,它既可以通过传输回路来传导低电平,又具有屏蔽作用。外导体通常有3种结构。
1、金属管状。这种结构采用铜或铝带纵包焊接,或者是无缝铜管挤包拉延而成,这种结构形式的屏蔽性能较好,但柔软性差,常用于干线电缆。
2、铝塑料复合带纵包搭接。这种结构有较好的屏蔽作用,且制造成本低,但由于外导体是带纵缝的圆管,电磁波会从缝隙处穿出而泄漏。
3、编织网与铝塑复合带纵包组合。是从单一编织网结构发展而来的,它具有柔软性好、重量轻和接头可靠等特点,采用合理的复合结构,对屏蔽性能有很大的提高,目前这种结构形式被大量使用。
绝缘介质,PE材质,主要是提高抗干扰性能,防止水、氧侵蚀。
内导体,铜是内导体的主要材料,可以是以下形式:退火铜线、退火铜管、铜包铝线。通常小电缆内导体是铜线或铜包铝线,而大电缆用铜管,以减少电缆重量和成本。对大电缆外导体进行扎纹,这样可以活获得足够好的弯曲性能。
同轴线结构上属于双导体传输线,在其横截面上能够建立类似静态场的电磁场分布,同轴线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从直流段一直应用到毫米波波段。
同轴线主要以TEM模的方式广泛应用于宽频带馈线和元器件的设计中。当传输信号的波长远大于传输线长度,在传输线上各点的电流(或电压)的大小和相位可近似相同,此时无须考虑分布参数效应。但是当传输信号的波长与传输线长度可相互比拟时,传输线上各点的电流(或电压)的大小和相位各不相同,显现出分布参数效应,此时传输线就必须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,这意味着同轴线中将出现TE和TM模,即同轴线的高次模。
按照同轴线应用的位置,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。
1、干线电缆:其绝缘外径一般为9mm以上的粗电缆,要求损耗小,柔软性要求不高。
2、支线电缆:其绝缘外径一般为7mm以上的中粗电缆,要求损耗小, 同时也要一定的柔软性。
3、用户分配网电缆:其绝缘外径一般为5mm,损耗要求不是主要的,但要求良好的柔软性和室内统一直协调性。
实芯聚四氟乙烯绝缘射频同轴线:适用于无线通信,广播及类似电子装置中作外射频信号传输用的同轴电缆。使用温-55度—250度.
该电缆为镀银导体,镀银屏蔽透明氟塑料护套国标线。
结构图
1——镀银铜线
2——聚四氟乙烯(PTFE)
3——镀银铜线编织
4——聚全氟乙丙烯(FEP)
上海浩锴微型电缆有限公司:专业生产各种射频同轴电缆(RF CABLE )。
有:RG178、RG316、RG316D、RG303、RG302、RG179、RG179D、RG141、RG142、RG187、RG188、RG214、RG223、RG174、RG196、RG393、RG400及射频较细同轴电缆等
1. SFF-50-0.6 2. SFF-50-1 3. SFF-50-1.5-1
4. SFF-50-1.5-2 5. SFF-50-2-1 6. SFF-50-2-2
7. SFF-50-3-1 8. SFF-50-3-2 9. SFF-50-5-1
10.SFF-50-5-2 11.SFF-50-7-1 12.SFF-50-7-2
13.SFF-50-9-1 14.SFF-50-9-2 15.SFF-50-12
16. SFF-75-1 17. SFF-75-1.5-1 18. SFF-75-1.5-2
19. SFF-75-2-1 20. SFF-75-2-2 21. SFF-75-3-1
22. SFF-75-3-2 23. SFF-75-4-1 24. SFF-75-5-1
25. SFF-75-5-2 26. SFF-75-7 27. SFF-75-9
28. SFF-75-17 29. SFF-95-3 30. SFF-100-7